原本美国想通过关税施压中国,迫使中方在贸易上做出让步,但没想到中国的精准反制措施,却反而让美国民众陷入困境。为了回应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,我国对美国实施了对等关税。从今年5月开始,中国就没有再进口过一粒美国大豆,这是近27年来的首次。尤其是在8月份,特朗普亲自推销美国大豆,却依然未能得到中国的回应,再加上美国大豆种植者和农业州的持续压力,让特朗普原本“用关税逼中国买大豆”的算盘彻底落空,他的焦虑也随之加剧。
据美媒报道,10月1日,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,他将在本月末的APEC峰会上与中国讨论大豆问题,并强调这将是会谈的重点内容。他还向美国农民承诺,会用关税带来的部分收入补贴农业损失。同时,特朗普照例甩锅给前总统拜登,声称是拜登的政策导致中国放弃购买数十亿美元的大豆。但事实上,美国的损失远不止“数十亿”,而是高达上百亿美元。毕竟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,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要市场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4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豆总值高达120亿美元,占到美国大豆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。然而,今年新一轮销售季开始以来,中国买家至今没有下过任何订单。更加讽刺的是,那些平日里在涉华问题上叫嚣最激烈的美国国会议员,在面对巨大经济压力时,却不得不转变态度。就在特朗普发文的前一天,多名共和党议员与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举行了闭门会谈,会后他们承认,中国拒绝采购美国大豆的局面短期内无解,甚至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与此同时,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却凭借更低的关税,迅速抢占了中国市场,尤其是阿根廷最近暂停了粮食出口税,使其大豆竞争力进一步提升。
展开剩余47%然而,特朗普政府仍固执地把问题归咎于中国。9月30日,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甚至在一次公开活动中宣称,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55%关税是一种“良好状态”。他还声称,美国希望能在农产品和消费品领域扩大双边贸易。这种表态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始终不愿承认自身政策失误,反而刻意把自己描绘成“受害者”。这也从侧面证明了,中国打出的“大豆牌”精准而有效。
至于特朗普是否真心想通过对话解决大豆问题,还要看他能否拿出实际行动,撤销那些不合理的对华关税。如果他在接下来的中美高层会晤中依旧只是“空口许诺”,而没有实质性举措,中国也不可能在大豆问题上让步。事实上,特朗普试图把“关税战”当作自己谋求连任的政绩,结果却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。
如果不是中美此前达成共识,同意暂停加征关税直至11月10日,那么美国将对中国征收高达145%的关税,而中国也会对美国实施125%的关税。那样的话,中美贸易关系几乎会完全停摆,美国的通胀水平也将被推至历史高位。接下来一个月,特朗普必须在坚持对抗与寻求妥协之间做出抉择。
发布于:天津市